經營獨立書店皆因愛書

在澳門經營十多年的獨立書店「边度有書」,曾是澳門稀有的樓上書店之一,年前,書店因租約期滿,已由議事亭前地搬到連勝街繼續經營,並與原先的分支「边度有音樂」合為一體。書店定位亦因舖址的搬遷而改變,由旅遊區的「文青書店」重新定位為一間「社區書店」,如何與社區連結是書店當前的重大任務。近年,「边度有書」更被標示到由文化局出版的《澳門文創地圖》之中,成為澳門知名的文化地標之一,備受各地文青喜愛和推崇。
【可以說,有多少間獨立書店,就反映了多少位店主的主張和態度。她們默默地在城中構築起文化工程,為讀者帶來更多不同面向的閱讀視野。
選書獨到成賣點
在談「边度有書」(下稱「边度」)的故事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它有趣的店名。粵語「邊度」是指「哪裡」,「邊度有書」就是「哪裡有書」的意思。這間書店用了疑問句作為店名,玩味十足,而「書」與「輸」同音,「哪裡有輸」一句話帶來莫名幽默感。書店的標誌設計為了符合視覺美感,特意採用了簡體字「边度」的寫法,顯示出書店別樹一格的個性,讓人在乍看店名之際,便不禁產生入內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於2003年10月5日開業的「边度」,最初由店主吳子嬰(Anson)與三位友人共同創辦,他們當中有書店業者、藝團創辦人、平面設計師和電台節目主持人,可說與文化界關係非淺。四人有感當時澳門的書店無法滿足自身的閱讀需要,本着「市面無就自己做」的想法,合資租了議事亭前地一個位於二樓的單位,開了這間小型獨立書店,希望提供一個平台和空間,推薦與分享他們的嚴選好書,以求覓得知音、結交同好;同時深信好書能夠給人啟發,揭示生活的許多可能。
經營獨立書店並非易事,需要面對許多困難和障礙。不過,憑藉經營者前瞻性的選書視角,帶動了讀者的閱讀風氣,同時建立起書店的個性和特色,吸引眾多顧客一路相隨。曾在台灣「誠品」打工的Anson,一直負責店內選書和進書的工作,他坦言:「我們當時稱不上是生意人,最初的想法是,如果書店短期內倒閉就當自己買書看,也算美事一樁。幸而開業後回響不俗,原來不少人與我們有類似的需求,書店的營運才能維持到現在。」
後來其他幾位合夥人因不同緣故相繼退股,Anson堅守至今,一路帶領書店走過將近15年的歲月。基於對音樂的熱誠和態度,他又在書店樓上開設了「边度有音樂」唱片店,成為澳門非主流音樂地標之一。
■Anson表示:「在書店,除了我們會主動推介書,有時候也會遇到讀者反過來介紹好書給我們,這樣子的交流我特別珍惜。」
走入社區重新出發
2016年10月,「边度」因租約期滿須遷離議事亭前地,暫時歇業,這一消息傳出後引起港澳讀者關注,因不知何日再見,不少人特意趕來購書、敘舊和話別,顯見「边度」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時隔大半年,2017年6月25日,讀者期盼已久的新店於連勝街(鏡湖醫院門診對街)恢復營業,重新出發。新店選址在舊社區一棟三層樓的藝文空間地舖,門前一小片綠化區,洋溢着清新的氣息,並設有坐椅供人休憩。筆者在木椅上坐下,乘着涼風,抬頭望向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種忙裡偷閒的紓壓感。
推門而入,環顧四周,新店比舊店空間更大,整體佈置貫徹舒適格調。深棕色的書架與白色的牆身互襯,柔和的燈光灑落,搭配乾花擺設和文創海報,充溢閒適自在的氣氛;如果說舊店給人有「家」的感覺,新店則類似「選品店」,裝修和格局更顯情調,為讀者提供寧靜恬雅的閱讀空間。
店內備書依舊以台版書為主,另售內地、港澳和其他地區的書籍,新舊店引進的書籍在來源地比例上略有變化。書種題材包括人文、藝術、社會、哲學、攝影和兒童繪本等,千門百樣,另設專區介紹澳門的本土出版,挑選的書本整體偏向適合大專或以上程度的讀者閱讀。店主Anson選書時主要考慮書的價值和市場需求,推崇多元價值觀和多面向思考,有時為了配合社會熱話和閱讀熱潮,會設置相關的主題專區以作推廣,又或舉辦新書發佈會、讀書會、讀詩會、小型展覽及放映座談等活動,為城市注入文化養份。
現時,店內較為暢銷的書多與澳門相關,如近期推出的《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〇年代的反殖鬥爭》一書,目前已賣出過百本,讀者反應特佳;其次是攝影書,也頗受青睞。
除了精選備書,店內一隅是自成一格的獨立音樂區,擺放着搜羅自世界各地的黑膠唱片和音樂製品,反映店主的獨特品味。Anson說:「書和音樂對我而言,不僅是個人嗜好,還是認識世界的媒介和窗口。雖然店內的音樂製品比書更為小眾化,但這些小眾在每個地方都會有,喜歡的人自然會來這裡。」
■店內較為暢銷的書多與澳門相關
冀以活動串連文化力量
書店遠離旅遊區後,從昔日的「文青書店」轉型為「社區書店」,意味着人流和消費者喜好亦隨之改變,需要重新定位適應。書店如何與社區相互連結?怎樣滿足新店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些問題成為書店面對的挑戰。Anson說:「雖然書店一直透過社交平台與舊讀者保持互動,不過來到一個新的區域,總會有些舊客流失、有些新客出現。坦白說,這段日子我們還未真正瞭解新讀者群的需求,期盼新的一年會有更清晰的方向。」
暢想未來,書店準備着革新方向,有意透過舉辦更多不同活動串連文化力量,包括自主規劃舉辦讀書會、鼓勵閱讀分享、討論和交流。新店開業不久,便參與舉辦了一場跑步讀書會,活動當天,來自廣州和港澳台的參加者從南灣舊法院出發,以慢跑為主導、結合城區導賞,最後以「边度」的讀書會作結。這是書店遷至新址的首場讀書會,以獨立書店與城市的關係為主題,由參加者分享、介紹相關好書,各抒己見,其間更有街坊即興加入,現場氣氛熱烈。
通過十多年來的努力和堅持,「边度」已被視為澳門閱讀文化的重要推手。作為澳門獨立書店業界的前輩,Anson分享自身心得說:「全世界都知道,閱讀媒介已經轉變,除了紙本書之外,還有許多媒介可供閱讀,那麼為何還要經營書店呢?皆因我對這行業仍然充滿興趣,至少目前還有許多台港澳出版的書本吸引到我,並令我希望將之傳播開去,讓更多人能夠閱讀得到。」他強調:「直到今時今日,我的理想依然沒變,這並非甚麼偉大的目標,只要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這便足夠了。」
店主推薦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
「作者堀部篤史,過往曾任職惠文社書店,從店員晉升到店長,後來受到啟發和影響,自立門戶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獨立書店——誠光社。書中探討了獨立書店的生存之道,雖然日本表面上書店林立、閱讀風氣蓬勃,但是經營者所面對的問題其實與我們差不多,只是書本銷量跌幅相對温和,然而,他們也在思索獨立書店如何與社區產生連結,以此作為維生良方。」
吳子嬰
边度有書.有音樂
營業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9時(星期一休息)
地址:澳門連勝街47號地下
facebook:边度有書.有音樂
文:郭美琪 圖:故渺、賓尼
總第一百二十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