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服務平台 促交流合作

澳門和台灣有深厚歷史淵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爲 進一步推動澳台的經濟、文化、教育、旅遊交流合作和 及民間交往,在台北成立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於2011 年12月2日開始運作。它的成立,成爲一條重要紐帶, 爲澳台兩地民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一個平台
具代表性屬服務型
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下稱辦事處)屬 於澳門在台的代表性機構,選址在台北標誌性 建築物──台北101大樓,俯瞰台北市景色, 內裡裝潢別具心思,走廊兩邊掛着澳門城區的 攝影作品,讓到訪者感受到澳門的氣氛。辦事 處內有辦公室、會議室、演講室等設施;還有 一個偌大的開放空間,訪客可以坐在舒適的沙 發,休閒選讀書架上有關澳門的雜誌、書籍。
以致力推動澳台兩地互利互惠、共創雙 贏爲宗旨,辦事處建立與台灣各界的友好關係,提供資訊與服務。辦事處主任梁潔芝稱,在過 去一年,辦事處拜訪了台灣地區多個與辦事處 職能有關的政府部門,拜訪台灣民間的文化、 藝術、經貿、學生團體,“我們逐家逐戶叩門 拜訪,讓他們認識辦事處,認識澳門,邀請他 們親自到澳門交流參觀。”
“辦事處會努力做好綜合性的服務平台角色,促進澳台兩地民間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 爲在台灣的澳門人服務。”梁潔芝稱,打好基 礎後,辦事處將積極有序地開展相關服務。
用心照顧澳門學生
辦事處亦照顧着到台灣學習的澳門學子。 根據辦事處的資料,目前在台升學的澳門學生 接近4500人,梁潔芝稱,“辦事處與在台灣的 兩個澳門學生聯會(全台港澳大專學生聯會、 澳門天主教中學校友在台學生聯會)緊密聯繫, 過去一年曾經舉辦聚會, 又分別探訪分佈在 台灣各地的澳門學生。”
在台灣的澳門大學生, 很多爲方便而以 電單車代步。過去一年,辦事處曾經收到兩宗 澳門學生發生電單車交通意外的求助個案。 梁潔芝估計,實際的意外數目遠超此數,“學生 認爲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不必驚動遠在澳門的 家長,因此大部分發生輕微交通意外的學生, 都不願意告知在澳的家人及學校,更不會向辦事 處求助。通知辦事處的,是比較嚴重的了。”
2012年7月,一名澳門學生在淡水附近發生 交通意外,脊椎受損,可能有生命危險,必須 即時進行手術。由於事態嚴重, 家長接報後 通知辦事處要求協助,梁潔芝說:“當時辦事處 一直與醫院、學生家人、學校及台灣方面的大 陸委員會保持聯絡,傳達最新消息……”受傷 學生經基本治療後, 仍有癱瘓的可能, 需要長時間進行物理治療, 學生家長要求轉介回 澳門治療,辦事處便與台灣的航空公司協調, 並通知澳門機場,安排學生在家長陪同下回澳。 她說:“辦事處每一位成員都樂於爲在台澳門 市民服務,卻不想收到類似的不幸消息;我們希望在台灣的澳門學生以及所有澳門人都平安 如意。”
梁潔芝表示,工作上,有時候心情很矛盾,因爲“在台灣升學的澳門學生人數多,分佈在 台灣各地,我們無法認識或探訪每一位學生,只能透過學生聯會或學校去聯絡。我們渴望 學生主動聯絡我們,但又不願收到壞消息。”她透露,未來會在台北市以外的地方多點舉辦 活動,讓更多澳門學生認識辦事處,希望他們 與辦事處緊密聯繫。
基礎打好多方發展
梁潔芝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認爲辦事處 各項工作已漸漸進入軌道,“經過一年的基礎 工作,相信澳台兩地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將會 更加緊密; 我們亦會進一步加強對在台澳門 居民的服務。”辦事處已制訂了多方發展計劃, 爲兩地交流合作而努力。
在教育方面,辦事處將會加強與在台學生 的聯繫, 除在台北舉辦學生聚會活動外, 亦 計劃在中部及南部地區舉辦學生聚會活動。 同時支持在台澳門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 迎新活動、送舊活動、推廣活動, 以及介紹 澳門的展覽等等。
提供澳台論壇場地
2 0 1 2 年9 月上旬, 中華文化交流協會 (澳門)與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台灣)在台灣 聯合主辦“ 2 0 1 2 澳台關係論壇” , 澳台兩地 專家學者接近200人出席,就文創、觀光及經貿 等領域多個議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交流,與辦事 處的職責有密切關係,於是爲論壇提供場地, 並且趁此讓參與論壇的人士參觀辦事處,加深 認識辦事處的溝通、服務功能。
梁潔芝說, 將來如有類似的論壇在台北 舉行, 而條件又適合的話, 辦事處樂意繼續 提供場地。
開展就業配對服務
梁潔芝稱, 不少從台灣畢業回澳的學生 反映,台灣大學學期結束的日期普遍比澳門大 學較晚,學生畢業回澳時難以即時找到工作, 因此,辦事處計劃聯絡、配合澳門有興趣的企 業及團體,前往台灣向澳門學生提供最新就業 資訊,以及開展就業配對服務。
辦事處表示, 未來將與台灣的文化團體 合作,組織文化媒體工作者舉行文化茶會,以 及舉辦澳台兩地文化人士的交流活動。還將積 極推動兩地文化藝術、表演藝術的合作交流; 建立兩地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平台,加強合作。 梁潔芝希望兩地的藝術高等學府能定期舉 行互訪交流活動,“兩地的藝術文化各有特色 和優勢,希望藉着這類交流,讓澳門學生學習 不同的文化。”
旅遊方面,辦公室則會配合特區政府旅遊 局的年度計劃, 組織台灣的旅遊業者, 出席 2 0 1 3 年在澳門舉行的兩岸四地旅遊硏討會, 以及在台灣舉辦大型旅遊推廣活動,宣傳澳門; 並會在台灣出版一本名為《澳門街故事》的書 籍,介紹澳門人文特色,透過澳門耆老、知名 文人學者分享充滿魅力的澳門在地故事,讓台 灣民眾對這個旅遊目的地建立好感,吸引台灣 民眾赴澳門旅遊觀光。
辦事處還計劃在澳門工商界、經貿部門過 去與台灣企業建立的基礎上,增進與澳門貿易 投資促進局等單位的合作,在台灣舉辦澳台兩 地企業家的交流活動;組織台灣的經貿團體或 企業,到澳門參加各種會議展覽或交流合作, 進一步加強澳門和台灣經貿合作關係。
梁潔芝展望,在澳台過往良好互動的基礎 上,隨着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的成立和運作, 兩地關係踏進新的階段,未來澳台兩地在經濟、 文化、教育、旅遊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的交流合 作可以越來越緊密,有更好發展。
文/歐靖雯 圖/品月
總第九十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