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蓮影樂滿城

荷花又稱蓮花,澳門與蓮花淵源深厚,回歸後,蓮花更成爲澳門區旗、區徽上的標誌。自 1999 年起的每年初夏,澳門民政總署均舉辦荷花節,讓人們近距離欣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美態。
展出60品種3000盆
澳門植荷源遠流長
澳門有“蓮花福地”的美稱,一直以來,廟堂與大戶的花園如觀音堂、蓮峰廟、盧家大院等均有種植荷花。
荷花作爲水生植物,可用於生態恢復及優化景觀。爲恢復靠近珠江出海口泥灘的龍環葡韻鹹淡水區域的生態,澳門特區政府於2000年開始於泥灘上栽種荷花,經過多年來的培育,目前已成爲全澳最大的荷花生長地。
今年的“荷香樂滿城—— 第十三屆澳門荷花節”於6月初舉行。今年荷花節的主題品種爲“披針粉”,屬中小株型品種,重瓣,呈淡粉紅至淡堇紫色,當花瓣長大盛開以後,花瓣下垂呈飛舞狀,盡顯活潑清麗之美,其開花密度高,適於缸種,家有露台、天台、空地的都可以栽養。
除“披針粉”外,展出的荷花多達3000盆,品種超過60種,主要品種包括白鴿、孫文蓮、紅建蓮、大灑錦、艷陽天、濠陽天、濠江月、聖火、蝶戀花等。
民署爲了提高荷花的觀賞性,採用了盆栽和池栽結合的佈置手法,除了在龍環葡韻、盧廉若公園、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花城公園等池塘種植外,亦在主要街道、綠化帶和主要名勝、旅遊點擺設盆荷,務求令市民及遊客能欣賞荷花的千姿百態。
在各個觀賞點中,首推龍環葡韻至望德聖母灣一帶面積偌大的荷塘,每年荷花盛放期間,遊人可沿着“荷”岸,從不同位置、不同時段欣賞這片荷塘美景,配合龍環葡韻別具特色的葡式建築群,澳門中葡文化融合的獨特景色盡入眼簾。
宏揚荷花藝術文化
民署亦致力宏揚荷花藝術文化。今年荷花節一如既往,舉辦一系列以荷花爲題的展覽及活動。其中與澳門花卉業商會合辦的“荷塘爭姸—— 荷花花藝展”,便邀請澳門多位花藝專家製作較大型花藝作品,分別以組合園景,以及東、西方大型插花藝術等方式,展示荷花之美。民署亦與澳門花藝設計師學會合辦荷花花藝比賽、荷花藝術花束比賽及展示及荷花花藝講座及示範,向公眾展示如何利用荷花調劑生活及活化家居佈置,推廣荷花插花技藝。民署又與澳門攝影學會合辦“荷塘麗影——馮國強攝影小展”。
荷花齋宴敬長者
荷花的食用史有數千年,蓮花、蓮蓬、蓮子、蓮藕皆可食用或作藥用。在漫長的發展史中,荷花與飲食文化相互影響、融和及促進,創造了極爲豐富的荷花系列佳餚美食。民署今年邀請了澳門飲食業工會合辦“荷花飲食文化展”,以荷花各可食用部份製作各式菜餚,供市民認識及欣賞。又繼續舉辦“萬壽荷花齋宴”,邀請多個團體數百位長者,安排其到各個景點欣賞荷花,並品嚐荷花美食,借荷花宴表達對長者的敬意。
爲使市民加深對荷花的認識,本屆荷花節還舉辦了荷花品種展、荷花生態講座、兩岸四地水生植物在人工濕地的利用硏討會,以及適合親子活動的荷花麵粉花及布藝飾品工作坊,更設有“賞荷生態遊”,由民署的導賞員帶領市民到各主要賞荷點欣賞荷花的特質及美態,爲遊人介紹荷花的不同品種和其生長環境等資訊。
連續舉辦了13年的澳門荷花節,讓澳門這小城處處飄散着清幽荷香。
文:鐘嘉怡 圖:古金元/積奇
總第九十四期

總第九十四期

